(接著昨天的話頭)
那時聽西洋流行樂吸收資訊雖不方便,但其實還有個好處
因為沒有加入什麼國際組織,所以買得到的再製品幾乎都沒版權可言
媽媽買給我的三卷錄音帶就是這種啥米都有的好東西
還附了一本介紹的小冊子
有歌詞、照片外,還講解每位藝人或團體的生平或了不起的地方
對於吸收知識很有幫助
最好的是這三卷錄音帶是個超級大combo
除了昨天說的好東西
還有很多有關動物的歌曲
像「餓的像匹狼」
(我說~這當時的父母一定不喜歡他們的青少年兒女聽吧?幸虧我娘沒有仔細研究)
和「專吃男人的豹」
(較有警世意味,教育男性同胞需提高警覺)
也有廣闊的非洲大地的歌
當然我會變大衛鮑依迷不是沒有原因的
(從聽到0:33那秒開始愛上他,不過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跟同學先去看了「聖誕快樂,勞倫斯先生」...)
其中最扯的是這首
當小少女的我聽到這首歌時覺得這啥米呀?這也可以拿來唱喔?
沒想到隔天新聞就報導馬文蓋被他老爸給槍殺了(1984.4.1)
實在太震驚了
我才剛開始聽他耶......
最近很紅的連續劇也常常回想起那個年代
70年代大家都還窮窮的
但到了80年代,台灣已經頗進步和富庶了
起碼連台中都有地方可以去找外國明星照片,買卡帶,也有不少資訊可收集
到了上大學時,也可去西門町的萬年大樓買進口有關明星的書
沒有想像中那麼「古樸」啦
全站熱搜